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快速发展,高带宽存储器(High Bandwidth Memory,简称HBM)成为推动现代计算系统性能提升的核心组件。然而,伴随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,美国于2024年12月2日正式推出了针对HBM的出口管制新规,通过技术参数门槛和严苛的出口许可要求,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定国家和地区实施限制。本文旨在解析新规的核心内容及其影响,同时为受影响的企业提供应对建议。
HBM是一种专为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密集型应用设计的先进存储技术,广泛应用于GPU、TPU及其他专用AI加速器中。通过3D堆叠技术和硅通孔(TSV)工艺,HBM实现了高密度集成和高速数据传输,是满足AI训练和推理需求的关键存储方案。
近年来,HBM技术经历了从HBM1到HBM3E的快速迭代,市场份额主要由三星电子、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三大厂商主导。SK海力士以53%的市场份额占据领先地位,而三星和美光分别占据38%和9%的市场份额。
新规通过美国《出口管制条例》(EAR)的技术分类,特别是在ECCN 3A090.c项下新增严格的技术阈值,将内存带宽密度高于2 GB/s/mm²的HBM纳入严管范围。新规强调独立HBM堆栈的受控属性,但若HBM已与逻辑芯片封装为一体,则按其他条款处理。这种设计对技术性能的直接限制,确保了美国对关键技术的精准掌控。
新规覆盖所有涉及对中国及其他D:5组国家出口、再出口或境内转移HBM的企业,包括主要的HBM生产商如三星、SK海力士和美光。此外,凡使用美国技术、设备或软件生产的HBM产品,无论产地如何,均需遵守这一规定。
新规于2024年12月2日生效,并设置了至2024年12月31日的合规缓冲期。在此期间,相关企业需完成技术分类、许可证申请和供应链调整,以实现全面合规。
新规适用于全球HBM供应链。通过外国直接产品规则(FDPR),美国可对基于其技术生产的HBM产品实施域外管辖。无论HBM产地在哪,只要使用了美国技术或设备,均需遵守新规。
新规旨在遏制特定国家获取先进HBM技术,从而延缓其在AI和高性能计算(HPC)领域的技术进步。这是美国确保其技术优势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手段。
美国通过技术参数管控、许可证申请、供应链监控等手段执行新规,同时为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置“许可例外”,允许其在特定条件下继续运营。
新规将显著影响全球HBM供应链的稳定性。韩国企业(SK海力士、三星)作为主要供应商,将面临出口许可的额外审查压力,而美光可能凭借更高的政策契合度在全球市场获得竞争优势。
中国企业在短期内可能面临供应中断和成本增加的风险。在AI和HPC项目中,对HBM的依赖可能导致技术规划受限,进而延缓系统迭代。
新规通过精确的技术阈值和双重管控策略,阻断了目标国家轻松获取高性能HBM的路径,同时促使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,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。
美国HBM出口管制新规不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限制,更是一次全球科技竞争的博弈。面对新规的挑战,中国企业需要采取综合策略,既要应对短期的供应链压力,也要在长期内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重构。
未来,高性能存储器的技术竞争将进一步加剧,而HBM作为AI和HPC的核心部件,其发展方向和市场格局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生态。企业唯有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坚实的技术基础,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3007705号-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912号